当前位置:招生就业 > 就业光荣榜

我的考研心得——戎晓熳

发布日期:2024/3/26 14:33:34 访问次数:1159

一、院校选择:

1、先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去的地区。综合考虑导师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背景、就业方向等因素。如果想要离家近一些,可以选择本省省会城市的大学,如果想要去大地方开阔视野,一定是选择北上广,如果有自己以后想要居住的城市,也可以选择该城市的大学。

2、如果是本专业考研的话,在专业课这方面的难度会小一些,但是也要注意不同学校二级学科是会有不同的,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也会有区别,所以这些细节都必须要考虑到。如果是跨专业考研的话,这时候考虑的因素会更多。首先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如果读研是为了找一份薪资高的工作,可以选择前景好的专业。

3、不要盲目的选择名校,名校竞争激烈难度大。网上的末流二本成功考上 985 的人是少数,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综合实力,包括学习能力、刻苦程度和心理素质。盲目冲高会在考研过程中不断打击信心,选择难度过小的也会让自己没有斗志。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4、对于专业的选择还需要看一下自己的数学和英语水平。如果数学不好的话,建议避开考数学的专业,因为数学是拉开差距的一门;如果英语不好的话,可以选择考英语二,大部分专硕是考英语二的。

5、一定要看招生人数包括推免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专业风险是比较大的,一般除去推免人数还少于五人的要慎重考虑。复试差额比超过 150% 的也要慎重。

6、报录比也是至关重要。报录比可以去学校官网、研招网上面搜索。一般报录比越高的意味着竞争相对来说小一些,考上的几率会越大。

7、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就是录取分数。最低录取分数加上 20 分就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保险的分数,自己评估一下能否达到这个分数。再根据总分去推算各科大致应该达到的分数,这样对于自己的整体复习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8、初复试的参考书看一看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有的书自己学起来比较吃力建议避免。

二、学习经验:

首先我谈谈教育学专业课的复习,因为我喜欢教育学,所以我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打好专业课基础,而真正准备考研、了解考研是从大三寒假开始。由于福师大的考试内容一直按着统考的节奏来的,所以我买了统考的书籍和资料着手复习,在刚开始的3-6月时间里,我主要阅读专业课书本,积累专业课知识点。其中教育学有王道俊的《教育学》、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学基础》,中国教育史主要是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有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全国十二所重点院校《教育心理学》,教研有裴娣娜的《教育科研方法》等,我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阅读课本,整理脉络,做笔记以及对比不同的说法等等。虽然这个过程很枯燥,也容易让人不耐烦或者没有成就感,但是我坚持下来了,因为这个积累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不是靠背诵记忆的。
  在复习《教育学》时,我先记忆书本中目录框架,了解这本书大概的内容,然后逐步阅读书本,我想说的是书本一直到考试前都不能丢,每一次看课本都会又不一样的收获。在阅读第二遍时结合统考大纲做笔记,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对于中外教育史,我认为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教育思想家,二是教育制度史。把这两条线索理清楚并且多加记忆与比较就可以了,由于这两本书内容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育形式与内容,需要加以区分,而不是仅凭记忆,如果不理解,记住了以后也会忘掉。大约到了暑期才开始记忆背诵知识点,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记忆规律,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我个人认为Luck学姐的333知识点和凯程的框架笔记总结的不错。

我觉得政治不宜复习的过早,因为政治主要是靠背的并且与热点事件和重要会议密切相关,复习的太早到时候反而容易产生遗忘,觉得自己会了,但是真的要写出来时,却又不是那么回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报个辅导冲刺班,这样会更好,至于资料我用的是肖秀荣政治和腿姐考研政治,知识面全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英语基础很重要,考研英语要求的词汇量很大,大家最好在前期将单词好好突击一下,对于大纲要求的词汇要熟记,对于其他单词要有印象就行,最重要的是真题,一定要把历年的真题做上几遍开始要求正确率不要看时间,考研后期严格把控时间,多模拟,没事就练写作,背写作高级句型,练习套用,并形成一套符合逻辑的语文思路,到了后期再买些模拟题练习一下,这样就基本上能保证你的英语不会拉你的后腿。

三、及时调整心态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复习枯燥且辛苦,休息是必需的,所以同学们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严格自律,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复习效果。建议中午午睡一个小时,在休息时就不要再玩手机玩平板,做到全身心放松,缓解疲劳,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开始下午的学习,而如果作息不规律,过度的消耗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进行适度的调整,保持最佳的状态。

2.屏蔽一切干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考研的信息会陆续发布,对这些信息的过度关注,导致无法安心复习,今天担心招生人数减少,明天担心考题难度增大,其实这些信息调研工作应该提前进行,否则往往会因为这些信息导致自己出现焦虑,内心烦躁,影响到自身的情绪,本来已经形成的学习上的自律也会因此而打破,所以一旦选定了考研的目标和专业,就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