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最美名片”闪烁河北身影,河北外国语学院冬奥会志愿者被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发布日期:2022/1/14 9:27:52 访问次数:148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冬奥会志愿者这张靓丽的名片倍受关注,河北外国语学院冬奥会志愿者的故事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河北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彭薪樾同学是1.9万志愿者当中的一员,她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培训时的照片刊登在燕赵晚报,为志愿者代言。

彭薪樾

北京冬奥会,约1.9万名赛会志愿者将服务整个赛事。为了他们顺利、合格上岗,北京冬奥组委设计了四个阶段的培训体系,由志愿者部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指导高校和场馆,对志愿者开展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在打造“最美名片”的同时,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又增添一份信心。


“小白”成长

彭薪樾从小喜爱运动,虽然没有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但心中对奥林匹克精神充满向往。现在她是河北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学校北京冬奥会骨干志愿者。

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招募时,彭薪樾刚上大一。通过多项比赛、活动锻炼并提升英语水平,经过校内的几轮面试、考核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的选拔,彭薪樾成了北京2022冬奥会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语言专业志愿者。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语言专业志愿者,工作覆盖面广,一般为响应式服务,任务来得急,且自身无法选择。除了学习语言专业类知识,志愿者还要学习包括北京和张家口的历史文化、比赛项目设置明细以及志愿者相关礼仪与相关法律常识等冬奥通用知识。对彭薪樾来说,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身份不仅督促自己更好成长,还能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事实上,像彭薪樾这样通过志愿者培训获得成长的例子数不胜数。为了培训好赛会志愿者,北京冬奥组委通过顶层设计,建立了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四阶段培训体系,并面向志愿者经理、冬奥志愿者培训师和骨干志愿者等重点人群进行系列专题培训,还创新开展了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据统计,95所志愿者来源高校平均在校内组织开展了不少于10场的线下培训活动。


在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培训中,类似这样的特色课程比比皆是。据了解,为了将志愿者打造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最美名片”,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除了吸取2008年奥运会的经验,还根据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冰雪运动志愿服务经验相对不足的现实,设置了系列培训课程,涵盖冬奥会历史、岗位技能、冰雪运动常识、防寒防冻知识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文字: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