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河外志愿者在冬奥:用果实证明学识,靠能力创造魅力,凭智慧赢得机会

发布日期:2022/2/16 17:38:01 访问次数:1274

       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和志愿者服务密不可分。在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之一的张家口赛区,众多志愿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助力成功举办一届精彩的冬奥盛会。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冬奥志愿者活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区各个场馆,以其语言优势、专业能力助力冬奥,他们用果实证明学识,靠能力创造魅力,凭智慧赢得机会,赢得了冬奥会工作人员和国际友人们的认可。

       德法语言学院毕思禄任张家口赛区媒体接待站外媒记者的随行翻译,在毕思禄心中,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北京冬奥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更是一个将所学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的好机会。在为外媒记者提供服务时,毕思禄遇到的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他在工作中发现词汇及专业术语不足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于是,毕思禄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冬奥服务质量。

    “与外媒记者交流不仅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保证外媒记者对我们有相对正确的正能量的认知,同时也尊重对方文化,让外国媒体朋友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大气和包容。”特别是在去往崇礼区拍摄火炬传递时,毕思禄所在部门既要保证外媒记者的安全,还要回答外媒记者提出的一些无法预知的问题。“有一位外媒记者问我火炬手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物品,这时我们就需要给他们做出合理的答复。”为避免翻译失误的情况发生,毕思禄及时咨询火炬组工作人员,同时运用所学准确译出法文。身为河外人,毕思禄时刻牢记“专注、坚持、征服”的精神,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每一项任务不仅要做好万全准备,更要学会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所做的任何工作足够出彩。

        国际金融学院21级财务管理一班的彭硕也是一名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他表示通过培训学习,他更加坚定了坚持做志愿服务的信念和决心,这次志愿服务让自己有机会与热爱的冬奥事业共同成长,对这份事业的情怀和责任感是彭硕不断付出和奉献的动力,“我一定铭记老师这些天教给我们的知识,团结互助,奉献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付出,我一定能展示出冬奥会志愿者的风采!”

       英语学院19本三李嘉辉表示,能够为冬奥提供服务是成长路上一次独特的经历,他谈到“在这个特别的虎年春节,我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这次活动给了我历练的机会,让我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我水平。在之后的服务工作中,我会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学习,用最专业的服务、最美的微笑、最昂扬的状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冬奥加油,一起向未来!” 

       李思宇也来自英语学院,他表示,马克思在青年日记中说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志愿服务就是这样一个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李思宇相信在这样的工作中一定能够让人生价值得到不一样的体现。

       国际语言教育学院管紫涵也是一名冬奥会志愿者,在她看来,2022年冬奥会的开展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很好的自我提升平台。“此次冬奥会与春节不期而遇,开幕式之时更是立春之日,虽然我们不能回家过年,但我并不后悔。能够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是学校对我的信任与认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在这份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我感到非常荣幸,能来冬奥会做志愿者更是我一生都难忘的经历。”在志愿者工作中,管紫涵被分配到了闭环内的工作岗位,他们每天都会做核酸、量体温,这不仅仅是对工作者的负责,更是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做好保障。在此次志愿者工作中,管紫涵看到了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繁盛,深刻体会到了“此生不悔入华夏”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也深深感受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