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6/2 19:53:18 访问次数:133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继5月1日,河北外国语学院师生于封龙书院再现朗朗读书声后,6月1日、2日,端午节前夕,河外师生再次走进封龙书院,以包粽子、读书等形式,缅怀屈原,传承家国情怀,重新为千年书院带来生机与活力。
此次活动以“传承家国情怀,歌颂百年华章”为主题。师生以优美的舞姿,完美演绎出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与壮志难酬的愤懑。放花灯、祭屈原、迎端午、包粽子,河北外国语学院师生在封龙书院四合院、正脉殿、讲堂、崇圣殿、戴月亭,一处处封龙书院的特色景观前,以不同形式还原后人祭奠屈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景。白的汉服,彩的汉唐服装,绿的粽衣,各有各的特色;或独舞,或群舞,或情景演绎,为封龙书院增添了几多生灵之气;古筝弹奏、竹笛演奏、书生对诗、先生授课,团扇舞剪影……一幅幅画卷在封龙书院徐徐展开,封龙书院竟又活了起来。
在封龙书院门前,一位同学身着汉服以舞蹈形式,生动演绎了屈原写下千古绝唱的爱国情操以及壮志未酬的惆怅,画面一转,屈原来到后世,亲眼目睹了世人放出一盏盏花灯,跳起花灯群舞,纪念自己的生动场景,不免哀叹世道。
四合院内,长桌两侧,10名书院学子再现热闹的包粽子场面,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演绎得生动自然。5名舞者,在四合院外石子路上,挥动着衣袖,拿着粽子欢快地翩翩起舞。正脉殿前,10名身着白色汉服的书生,在悠扬的《龙船谣》古筝演奏中,对着诗辞。讲堂上,先生在认真地为学生讲述屈原的遗世名作《离骚》,学生跟着先生朗诵《离骚》经典辞句。长廊里,6名身着汉唐服饰与汉服的学生,在8名书生的《春江花月夜》演唱声中,在古筝的动听音符中,挥舞着团扇,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封龙书院始建于汉朝,兴盛于宋元,是我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教育基地,自古就有“南岳麓、北封龙”之称,是中国最早的八大书院之一,是世界数学的摇篮、《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源地,是我国唯一以数学成就赢得世界瞩目的古代书院,被誉为古代的“清华大学”,是世界尖端数学科学的发祥地。千年的历史文化呼唤着我们去传承、去讲述、去演绎、去延续,大学本身就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河北外国语学院师生在封龙书院举行的一系列活动,继承和发扬了封龙书院的文脉,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国传统节日,也为河外师生做好新时代青年指明了方向。
上一信息:诚聘英才!河北外国语学院招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