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外要闻

石家庄南部崛起“河北省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引领应用型大学新风尚

发布日期:2023/8/8 17:54:32 访问次数:1739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强调:“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产学研协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产学研协作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这正是河北外国语学院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的核心目标和指导思想。

当前,石家庄北边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西边有秀丽的山水风景,东边有聚集的高新产业,而南边正在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核心形成石家庄国际化亮丽的新名片——河北外国语学院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图片一、创新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


1.“研”是示范区建设的核心。


其要义和精髓是:以“研”为核心进行打造,“研学”“研教”“研产”“研研”,也可以理解为“学研”“教研”“产研”“研研”。


2.“产”对接石家庄产业是建设路径。


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要赋能当地经济社会、赋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赋能乡村振兴、赋能产学研新形式的创造。打造河北省最大的、唯一的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


3.突出“教”和“学”的融合。


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的中心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教和学来拓展产和研,如围绕着专业、课程以及在课程当中产出的方法、产品进行研究。各二级学院要结合专业群在风情小镇开展专业公司化,打造工作室,开展好产、教、学、研、创。


4.“创”是示范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打造石家庄创新高地,完善应用型大学创新主链条,推动产业和教学创新发展,积极促进产业与教学协同创新,形成产教学研创协同发展共同体,更好对接京津冀创新要素资源,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形成产、教、学、研、创五位一体转化的生动局面。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教学创新、培养人才创新等各方面提供平台,促进新技术快速转化、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5.突出国际化是特色。


围绕国际合作大学开展“国家周”“国家月”活动,如挪威文化周、德国文化周等活动,以丰富的国际活动,将师生和市民、旅客零距离体验和感受国际文化。


6.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与人才聚集优势。


充分利用大学人力资源的聚集效应、高知分子聚集效应、专业群聚集效应和各专业人才聚集优势、校企合作单位聚集优势,发挥外国专家优势,外国语优势,专业优势,把师资人才、学生人才优势,引进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项目。


二、精准对接,目标驱动,实现四个“有利于”


1.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有利于学生的“学”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综合素质。


2.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有利于教师的“教”与“研”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3.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有利于了解各国文化,使师生建立专业自信。


4.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有利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5.打造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有利于实现“专业与产业呼应,教学与生产融合,实践与就业贯通”的目标,优化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育人平台,推进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用融合”,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河北外国语学院作为一所经验丰富、充满责任感的高等学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在国家发展与政策的支持下,依托专业优势、师资优势、实训室优势、用人单位优势、国际化合作大学优势、国际高端人才、高际高端项目、高际高端平台等优势,积极探索产教学研创融合示范区创新路径,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效率,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