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5/22 9:26:50 访问次数:50
各学院、各处室: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网络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实战型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决定举办2025第二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委会
支持单位: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浙江高校信创联盟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委会负责赛事总体组织,具体比赛平台和命题裁判由承办单位、支持单位、行业专家等联合支持。
二、赛事目标
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师生参与竞赛,开展培训增强高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提升适应信创发展所需的技能和应用水平,推动各单位全面了解信创工作的要求并实际参与其中。
三、赛项设置
(一)参赛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在职人员和高等院校(本科类和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校师生。
(二)参赛流程
本届大赛采用线上初赛/区域赛+全国总决赛赛制。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等七个赛区,参赛选手根据学校所在省份参加分赛区决赛,优胜者进入全国总决赛。
(三)大赛赛项
大赛竞赛方向及赛项见下表。各赛项题目内容、参赛对象、评分细则等详见各赛项方案。
(四)报名方式
参赛对象为学生的赛项,以学校为单位,参赛队报名数量不限,每个参赛队1-3人,须为同校在校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指导教师1位,为本校在职教师;每队指定队长1名。报名将分两组进行,其中A组为本科及以上组,B组为高职组。
参赛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职人员的赛项,参赛队报名数量不限,每个参赛队1-3人,均由在职人员组成,每队指定队长1名。报名将分三组进行,A组为高校组、B组为中小学组(含中职)、C组为行政部门组。
参赛队员报名通过审核后参加赛前培训,提前熟悉赛题赛制。
(五)规则说明
1.实践赛
赛程一:初赛阶段
采用在线答题的竞赛方式,所有参赛队伍需在同一时间在统一的竞赛平台完成参赛。答题完毕后,由竞赛系统自动评分,再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并公布晋级区域赛名单。
赛程二:区域赛阶段
采用现场真机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竞赛方式,参赛选手在竞赛平台实操任务作答,在线提交答题结果和答题报告。答题完毕后,由竞赛系统自动评分,再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最终公布成绩,并公布晋级全国赛决赛名单。各单位如有多支参赛队,成绩最好的一支进入下一轮比赛。
赛程三:全国赛决赛阶段
采用现场真机实操竞赛方式,参赛选手在竞赛平台实操任务作答,在线提交答题结果和答题报告。答题完毕后,由竞赛系统自动评分,再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最终公布成绩。
赛程一及赛程二根据实际报名情况确定,组委会有权根据各赛项和各赛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作品赛、案例赛
赛程一:区域赛阶段
采用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赛项要求并提交方案,提交包括成果应用案例方案、成果实施技术文档和成果演示视频,经专家评审并打分,后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最终公布成绩和晋级全国赛决赛名单。
赛程二:全国赛决赛阶段
采用现场路演+答辩+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选手对方案进行讲解、演示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专家评委综合参赛队提交的方案内容、路演及答辩的表现现场予以打分。后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最终公布成绩。
四、奖项名额
根据组委会组织专家复核评分,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获奖队伍获得相应级别奖金和证书。对于在大赛组织中贡献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将颁发最佳地方组织奖、最佳学校组织奖、个人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五、时间安排
(一)报名阶段:2025年5月-6月
访问大赛官网(https://eic.educoder.net)报名。
(二)培训阶段:2025年5月-6月
安排若干次培训,具体时间和形式另行通知。
(三)线上初赛/区域赛比赛阶段:2025年7月-8月
初赛线上,区域赛线下。具体时间和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四)全国总决赛:2025年9月-10月
线下决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六、参赛队伍报送方式
请相关系(院、部)、处室按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在职人员及在校学生参加,登录大赛官网(https://eic.educoder.net)在线报名,并于6月5日之前将参赛报名汇总表发送至党委宣传部邮箱:1020494948@qq.com,党委宣传部将统一汇总参赛队伍。
河北外国语学院
党委宣传部
2025年5月21日
上一信息:暂无
下一信息:警示教育|动火作业和保温材料火灾警示片